新闻通讯

身边榜样 | “尖”指桂冠,“烽”芒毕露

:2021/04/17

那天晚上,“圳烽芒”团队聚集在一起观看第十二届“尖烽时刻”全球商业模拟大赛中国赛区决赛的颁奖典礼。按照流程,主办方首先公布了二等奖的获奖名单,其中并没有提到深圳大学,团队成员们顿时感到一丝紧张。待一等奖的名单宣读完毕,他们仍未听到自己的学校。正当他们疑惑之际,“特等奖——深圳大学”的声音从手机里传了出来,他们不禁惊喜地大叫了起来,引起周围人的回首。

2019年11月,“尖烽时刻”商业模拟大赛深圳大学校内选拔赛落下帷幕,16支队伍在案例筛选、商业模拟系统、路演答辩三轮选拨中脱颖而出,代表深圳大学参加“尖烽时刻”全国比赛。其中,两支队伍过关斩将,以复赛分组并列第一的好成绩,晋级全国决赛。

本科组晋级的“圳烽芒”团队成员皆为管理学院18级学生,他们在大一曾接触过部分商赛,而在“尖烽时刻”的赛场上,他们是新面孔。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给备赛增加了困难。

在参加全国总决赛之前,管理学院教授崔世娟、创业园老师黄凯珊和管院实验中心老师张江乐组建指导团队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线上集训。期间由老师发布案例,团队成员们通过讨论策划出具体方案,再进行路演。虽然分析案例的周期由往年的3天延长到了7至10天,但线上沟通的不便还是给成员们造成了困扰。

“要做的东西特别多,而且不能第一时间把想法和成果分享给其他人。”团队成员彭景鸿回忆道。案例发布下来后,他们只能通过反复的沟通、不断的讨论来完成任务,在线上会议中常常一“泡”就是一整天,一周要花费一半的时间在集训上。

而在回到学校后,总决赛的临近和期末考试的到来,更使成员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上午考试、下午集训的紧凑生活成为了常态。“常常在创业园做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还要复习课业准备考试。”团队成员孙琪说道,“有一次我考完一科后感觉不是很理想,但没有时间沉浸在悲伤中,只能立马调整好状态,继续紧张地投入备赛。”

那半个月,“圳烽芒”团队四人几乎每天都待在一起,他们轮流打饭,互相支持。疲惫时就趴下休息几分钟,时间一到便“爬”起来继续修改方案。在不断的努力下,他们不仅通过集训提升了能力,还在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团队成员之一的彭程更是拿到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2020年9月,“圳烽芒”团队在线上参加了总决赛。决赛的过程十分紧张,负责系统模拟的彭景鸿一整天都没有离开座位,水都来不及喝,赛况风云变幻也让他“一天下来心情起伏特别大”。

在赛程前中期,模拟系统中的经营利润并不理想,导致现金流受损,各项指标也处于垫底状态。险境当前,彭景鸿稳住心态,通过一步步生产调整降低成本,占据市场份额,逐渐实现扭亏为盈,在赛程后半段成功超过大部分队伍,扭转了局势。

决赛案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团队成员们对此不甚了解,而比赛还要求补充有关国外市场形势的知识背景。另外,线上比赛改变了传统的现场路演的形式,他们需要录制路演视频,并在线上进行答辩。未知的领域与首创的形式,让他们仿佛在布满荆棘的迷雾森林摸索。

为此,他们费尽功夫查阅了大量资料,由浅入深地剖析、解构案例,研究各种数据来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呈现最好的路演效果,负责路演视频的谢烨儿反反复复录制了一个上午,在疲惫到几乎失声后,马不停蹄地赶去下午场的考试。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出色的路演视频和答辩,他们被评委老师称赞为“风貌最好的小组”,还得到了场上互评选手的点赞。

万般磨练“烽芒”露,他们成功夺得了第十二届“尖烽时刻”全球商业模拟大赛中国赛区全国特等奖、总冠军。这对整个团队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面对如此佳绩,三位指导老师都坦言:“没有想过会拿‘国特’,只是想做到最优秀”。这也与团队成员的心态不谋而合——面对校内严格的筛选机制和层层的比赛选拔,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抱着一定要进入决赛的想法,而是“走一步算一步,尽力在每一步做到最好”。也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准备,让“圳烽芒”稳稳拿下总冠军。

“圳烽芒”的四位成员和其他参赛队伍的起点相同,但最终他们能在重重筛选下脱颖而出,这也与他们的不懈努力与好学精神密不可分,“他们态度端正,身上有一股韧劲,学习能力非常强。”黄凯珊和崔世娟如此评价道。

“尖烽时刻”被列入了深圳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竞赛Ⅱ类赛事,表现优秀的选手将有机会申请奖学金、获得推免资格,但“圳烽芒”团队并不以功利性的目光看待这次比赛。

团队成员谢烨儿认为,“这个舞台对人的考察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演讲能力、案例分析水平、中英交流、理论应用转化等等”,由此,通过参赛收获自我能力的提升才最为珍贵。而参赛带来的荣誉、甚至履历上的加分,仅仅为努力过后的一个“答案”,一个“意外之喜”。

正如崔世娟所说,尽管过程艰辛,“尖烽时刻定会对每个同学成长道路有重要影响,苦楚背后的人生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回望长达一年的比赛过程,孙琪总结道,“不要浮躁,专心去做眼前的事情;不要抱怨,感谢现在拼命奋斗的自己。”正如团队成员们平日里互相打劲时说的那样,“人生的路各自精彩,既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坚持走下去。”

“回想一年前的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会,”孙琪笑谈道,“当时案例分析PPT做得特别糟糕,被老师一顿批。”在一年多的磨练下,她“进步非常大,上了一个台阶”,最终可以自如地站在全国性赛事舞台。不单是技术层面的提升,孙琪直言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变化,“不只是单纯地停留在问题表面,有了广度之后更应该去挖掘问题的深度。”

谢烨儿初入深大时,观看的第一场现场比赛便是“尖烽时刻”,“于我而言,参加‘尖烽’是出于一种情怀吧。”场上师兄师姐的路演、答辩的风采与魅力以及他们所展示的精致海报和视频,都给谢烨儿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他们在舞台上的自信,我非常向往与憧憬。”她搜集了许多“尖烽”比赛信息,在大二时递交了报名表,只因这种纯粹而炙热的兴趣。

个人成长的背后,团队情谊也在涌动。彭景鸿将队友们亲切地称为“战友”——决赛备赛的很多日子里,他们都是从早到晚一直待在一块,一起打饭、点奶茶,一同面对崩溃与困境,宽慰彼此的无助。“我们作为一个团队,没有放弃对方,一路互相扶持走到最后一步。”孙琪感叹道。

备赛时间紧张,合理的任务分工、充分的团队协作是他们的“制胜法宝”。譬如,谢烨儿善于演讲和答辩,彭景鸿在系统模拟更得心应手,让在某方面能力突出的人发挥长处,避免了“重复使劲”从而提高效率。“当然这一大前提是,我们充分信任彼此。”谢烨儿说。

除了眼前的队友之外,团队的后援力量也给予选手们莫大的支持,包括学校、有着多年商赛指导经验的老师和往届参赛的师兄师姐。谢烨儿回忆决赛期间,学校特地为录制路演视频提供了专业设备,并预约了技术人员来进行拍摄,老师也请来往届选手来帮助团队进行调整。“我们的团魂一直在,”崔世娟强调说,多方助力使深大“尖烽”团队的凝聚力坚如磐石,“这也是我们12年来坚守比赛的原因。”

国赛并不是终点。夺冠后,谢烨儿在朋友圈中记下自己的“小期待”:“愿在尖烽的舞台,继续成长、继续沉淀。”未来,“圳烽芒”团队将踏上全球总决赛的征程,这会是更为广阔的平台、更为艰辛的挑战。

与此同时,随着新学年的开启,第十三届“尖烽时刻”也拉开初赛的序幕,“圳烽芒”成员们的佳绩让新一届深大团队的后备力量更为壮大。“团魂”灼灼,深大学子在商赛的风采也将延续下去。